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興證策略】中國資產的重估如何擴散?  一、重視本輪行情的本質:科技突破引領的中國資產重估。2月底以來,在經曆春節以來的持續上漲後,市場上一直不乏對於大盤尤其是科技板塊將要調整的聲音。然而,在2月底3月初的短暫調整後,本周上證綜指再創年內新高,以AI、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方向也繼續領漲市場,行情的表現可以說超過了不少投資者的預期。二、中國資產的重估有望在各領域擴散。往後看,以AI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在經曆前期調整後,部分方向的擁擠度壓力已經得到緩解,疊加近期阿裏算力訂單開啟招標、AI智能體Manus發布等產業催化指向產業鏈各環節仍在加速迭代,短期AI行情有望反複活躍,繼續以內部輪動的方式消化整固。三、當前重點關注哪些方向?AI:中長期趨勢仍在,短期關注相對低位和有業績支撐的方向。結合景氣度與擁擠度,AI產業鏈50大細分方向中,當前可率先關注液冷服務器、光纖光纜、高速銅連接、光模塊、PCB等相對低位、有性價比的環節。 ⠠⠠⠩⨩ꦏ示: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鬆低於預期,海外不確定性等。 【興證宏觀】特朗普新政係列三:難以自圓的製造業回流  ⠧製造業回流的動機:經濟損失為“表”,政治隱患可能是“裏”。三任總統接力推進回流,在岸投資和招聘公告回升,加速階段集中於拜登任內。國防與科技回流是兩黨共識,半導體戰略意義凸顯。拜登任內製造業回流加速是策略有效性的體現,但政策延續性麵臨困境。特朗普縮減赤字、維穩藍領的訴求或動搖前任產業政策,激勵方式變為貿易戰。製造業回流的真正挑戰:內部政治極化,政策連貫性缺乏保障。 風險提示: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超預期。 【興證宏觀】如何解讀開年外需形勢和內需格局?——2025年1-2月進出口數據點評  美元計價下,中國2025年1-2月出口累計同比2.3%,低於萬得一致預期的3.3%,前值10.7%;進口1-2月累計同比-8.4%,低於萬得一致預期的-2.9%,前值1.0%;貿易順差170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8.8億美元。我們認為:如何評估開年出口表現:外需實際動能不弱。進口需求疲軟是否反映開年基本麵偏弱:兩者並不對應。開年外需形勢變化的幾條重要觀察線索:結構性亮點:全球電子周期延續韌性,但需關注後續關稅影響。潛在風險點:“搶出口”趨勢放緩,關稅拖累可能逐步體現。邊際變化點:對中國香港出口較快回升,關注價值鏈布局調整。全年外需或存在一定下行壓力,結構上仍可關注新興市場需求、新興產業優勢機會。 風險提示:1)全球地緣形勢超預期變化;2)國內外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興證全球策略】青山遮不住——論本輪牛市本質及估值體係重建  ⠥顧:前瞻性提醒——中國股市主升浪確立後,有波折,建議保持多頭思維、逐浪前行。行情本質:“科技突破”確立了牛市行情的主升浪、主心骨。投資策略:主升浪初期的顛簸是中期的機會,是逢低買入“科技核心資產”的好時機。疾風知勁草,建議趁行情短期震蕩調整時從容選股、增持。2025年要適應“蛇形鬥折”的行情節奏。投資機會一:科技牛為主,牢牢抓住此輪AI科技行情的核心資產。投資機會二:“內需牛”為輔,一方麵,建議波段操作受益於政策驅動的反彈機會,關注新能源、券商、地產、消費等策略資產。另一方麵,2025年重點關注兼具防禦屬性與進攻彈性的“可轉債型”紅利資產。 風險提示:大國博弈風險,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風險,經濟增速下行超預期風險。 【興證固收】公募REITs—穿越周期的第三類資產  國內 REITs 市場在政策推動下經曆了從起步到逐步規範成熟的發展曆程。2020年4月發布的40號文拉開試點大幕,2024年7月發布的1014號文推動發行走向常態化。市場存量現狀呈現總量均衡但結構分化的特征。一級發行進入常態化:1014號文公布之後迎來爆發式增長。二級市場表現介於股債之間:REITs整體走勢表現與股債相對獨立但又有一定的趨勢性關係。不同底層資產表現也有所分化:產權類REITs二級市場價格漲幅好於特許經營權類,而特許經營權類REITs產品的年化派息率又遠遠好於產權類REITs。成交活躍度與行情表現較為協同,呈現“事件驅動+趨勢強化”的周期性特征。REITs有望進一步發揮“穩定器+收益增強器”的雙重功能,在低利率時代凸顯戰略配置價值。 風險提示:政策邊際變化、市場風險超預期。 特別聲明 (請上下滑動查閱)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麵向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 C3、C4、C5的普通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興業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C3、C4、C5的普通投資者,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因本服務號受限於訪問權限的設置,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已具備證券投資谘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 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該等信息、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客戶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麵谘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並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後的12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其中:滬深兩市以為基準;北交所市場以北證50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國市場以標普500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 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台所載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 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平台內容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使用,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製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或轉載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