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新浪財經 劉麗麗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5屆年會”於2025年2月21日-23日召開。會議期間,新浪財經對話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姚洋。關於為什麽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好像變少了,姚洋表示,2018年以前,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是超越美國的,2018年中國的創投資金達到了美國創投資金的70%,自此以後就下降到美國的30%,後來稍有恢複,但沒有超過美國的40%,也從2018年開始,中國的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就開始下降。他指出,國內創投資金數量的“膝蓋斬”,是由於資管新規造成資金無法流向私人創投企業。
姚洋表示,2018年前後,國內開始去杠杆、整頓金融行業,政策取向沒有問題,因為在這之前金融出現了亂象,特別是P2P非常亂,的的確確要治理,但“在治理亂象的同時,是不是倒洗澡水把孩子也給倒掉了?”
他認為,近年來,創投行業90%資金都來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拿著引導基金去搞創投,和其本質是不相容的。
“地方政府資金的第一要務是什麽?是保本。這個想法是對的,因為那是老百姓的錢,當然不應該虧,地方政府沒做錯。”姚洋表示,目前地方政府資金基本上變成了變相的招商引資,“招商引資不可能去招那些影兒都沒有的公司,都是比較成熟的企業,來了之後趕緊交稅、產生GDP。”“這樣的資金,可能要求三年必須回本,還要有多高的回報率,如果創投能這麽幹的話,那就不叫創投了。如果真是創投,要對賭,好多企業家可能變成失信人,他完不成對賭協議。”
他強調,創投部門是燒錢的,好多錢是燒沒了的,因為“創投就是成功的人獲得所有失敗人的損失。全社會來說必須是這樣的,否則從一開始沒人去搞創投了。創投行業一定是贏者通吃的,這個是合理的。”
姚洋還談到,現在的怪現象是銀行裏一大堆錢貸不出去,甚至有銀行貸款利息低於存款利息,虧錢的貸,為了要把優質客戶留住。“以前銀行是來我這工作,必須拉多少存款,現在銀行不要存款了,銀行說你得給我把錢貸出去。壓力也很大,貸出去了,虧了要終身負責。”
銀行的資金為什麽沒有流向創投部門?姚洋認為,要對資管新規重新審視,資管新規幾乎把銀行到創投部門的資金流掐斷了,銀行包括銀行資管部門,都不敢把錢投到創投領域去,因為有穿透式管理,要按項目去管理,所以這些資金都到不了創投行業,最後變成了金融部門自己跟自己玩。他坦言,這些年創投行業冷清,但搞固收的人賺錢,這就說明是自己跟自己玩,不斷的滾,就好比借新債還舊債。
姚洋認為,是時候對資管新規做一些修改了,要讓資金真正流到創投行業去。他呼籲監管部門認真思考下一步資本市場應該怎麽去做,“去杠杆對金融部門的整頓已經非常到位,現在要重新上路,就要去設計一個更加有利於創新的資本市場。”他認為,一個非常活躍的創投行業,一個開放的股市,是最重要的。
姚洋坦言,這是近年來國內獨角獸企業數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他直言,“是不是該重新思考一下,整個資本市場應該怎麽去發展?資管新規是不是該到了反思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讓銀行的資金能夠正常流向民營創投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