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這是第一次!《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權威解讀
【導讀】國新辦就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舉行吹風會
3月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陽,《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並答記者問。

注重高質量、抓改革、惠民生、強信心
沈丹陽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突出體現了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特別注重高質量、抓改革、惠民生、強信心,是一個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報告,是一個深化改革的報告,是一個“民生為大”的報告,是一個鼓舞士氣的報告。
第一,特別注重推動高質量發展。報告強調,完成好今年目標任務,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緊抓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報告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推進鄉村全麵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麵,提出了年度工作安排和重點任務,切實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
第二,特別注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報告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改革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安排。除了具體部署推動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化財稅金融體製改革等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外,在消費投資、教育科技、“三農”工作、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部分也都提出了改革任務要求。報告全文“改革”一詞總共出現了40多次,是今年報告特別重要的關鍵詞。
第三,特別注重體現“民生為大”。比如,在預期目標部分提出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在政策取向部分提出要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在重點任務部分也提出了一係列實實在在、人民關切的“惠民生”舉措,就是要體現政府工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有效回應群眾需求和關切,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第四,特別注重提振信心。今年我國發展麵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特別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今年政府工作任務和各項政策措施都講求務實、積極、有力,充分彰顯了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堅定決心,體現了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對全年完成5%左右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沈丹陽表示,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經過反複研究論證設定的。這一目標的設定,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麵因素,兼顧了需要與可能。從中國發展實踐和各國經驗看,能不能實現發展目標,一看發展態勢,二看能力條件,三看支撐政策。綜合各方麵因素,對今年實現這一增長目標是充滿信心的。
首先,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還在不斷鞏固拓展。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我國經濟明顯回升。今年開年以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火爆出圈,文化旅遊消費繁榮活躍,特別是春節期間的文化旅遊消費非常火爆,超出了預期。近期中國資產價格也在穩步回升,企業信心持續增強。今年以來,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房地產銷售量、集裝箱吞吐量等指標數據也印證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其次,我國經濟發展積累了很多積極有利條件。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很大潛力,特別是近些年新產業、新動能快速成長,新能源汽車、光伏、造船等一批產業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爆發式增長,中國經濟增長正換上強勁的新引擎。
再次,宏觀經濟政策和各方麵政策舉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一攬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正在持續發揮作用,特別是今年實施多年未有的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組合,勢必為經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此外,宏觀經濟政策將會依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積極應對。
總之,今年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符合中國實際,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是可以實現的。當然實現這個目標,也絕非輕而易舉,必須付出非常艱苦的努力。
穩住樓市股市
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
陳昌盛表示,今年的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這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調控思路的延續。
陳昌盛表示,“更加積極有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麵理解:
第一,從取向看,這是首次提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連續實施了14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樣的宏觀政策組合就是要向全社會傳遞清晰有力的宏觀政策信號。
第二,從力度看,今年的赤字率提高了1個百分點,達到4%左右,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另外,超長期特別國債達到1.3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也達到4.4萬億元,均創曆史新高。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達到11.8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9萬億元。貨幣政策將更好地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第三,從節奏看,要盡可能早落地,這本身也是政策力度的體現。有的政策看準了就要做,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盡可能發揮政策的最大效能。
第四,從組合看,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一致性評估,加強各部門間的協同配合。聚焦突出問題,整合政策資源集中發力,打出組合拳,發揮“1+1 2”的政策效果。
此外,陳昌盛還提到,“宏觀調控中重視資產價格,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這是第一次。”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今年十大任務中的第一條。
沈丹陽表示,當前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是需求不足,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對外需帶來新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把發展著力點更多地放在內需上。因此,報告特別強調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就是要求綜合施策,把各方麵的內需潛力都激發出來,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沈丹陽稱,在擴大內需中,報告把提振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當前有幾個重點問題需要加大力度深化解決。第一,要解決消費能力不足的問題;第二,要解決優質供給不足的問題;第三,要解決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的問題。
沈丹陽表示,今年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的基礎上,要突出“三個發力”和實施“一項行動”。所謂“三個發力”就是要從促進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意願這三個方麵來共同發力。並且要專門實施“一個專項行動”即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製定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會盡快出台實施。
沈丹陽表示,在提振消費的同時,報告對投資也做了針對性部署。尤其是針對一段時間以來投資領域存在的問題,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投資效益。比如在資金力度上,要拓展資金來源和加大資金規模並舉,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府性投資規模明顯加大。在管理機製上,要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製,投向領域要實行負麵清單管理,下放項目審核權限,強化超長期貸款等配套融資。在投資導向上,要支持加大服務業投資,注重以政府性投資帶動民間投資,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2%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預期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2%左右,目的在於通過各項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關係,使價格總水平處在合理區間。
陳昌盛稱,這主要考慮到,在當前我國物價下行壓力大於上漲壓力的背景下,向全社會和市場強化價格指標的導向作用,努力通過各種政策推動物價溫和回升,這樣既可以保障老百姓基本民生不受影響,同時有利於提振市場預期、促進企業增加投資,使得老百姓有更多就業增收機會,有利於改善整個國民經濟循環。
陳昌盛表示,從今年的部署來看,大致有四方麵措施:第一,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綜合運用財政、貨幣等政策來改善供求關係。第二,著力提振消費,釋放需求側潛力。第三,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和價格戰。第四,更大力度穩住樓市股市。
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沈丹陽表示,今年報告緊緊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通篇體現改革精神和要求,強調要抓好年度改革任務的貫徹落實,既注重全麵推進,又注重在重點領域有所突破,特別是要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
沈丹陽稱,對外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招,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將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今年報告同樣提出了不少新的開放舉措,強調要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沈丹陽表示,報告提出要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今年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拓展外商投資的領域和範圍。此外,將著力加強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優化項目全流程服務,拓寬外資企業融資渠道,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類似這樣的開放措施還有很多,這將為境外企業和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
评论列表